华为面对持续压力的最后手段

据消息人士称,华为拥有大量芯片库存,主要是英特尔中央处理器和赛勒斯可编程芯片。这些芯片是华为基站服务和新兴云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华为的库存足以支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6月8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华为独立开发的一些电信设备所需芯片的库存只能维持到2021年初。

我们知道,系统的迭代依赖于软硬件同时更新,如果在今后的两年里,华为只能使用库存部件,可想而知,无论华为的软件有什么进展,都难以体现为系统级的整体进步。

换句话说,在2022年之前,华为只能利用现有技术与世界上其他公司竞争。这样,华为的实力肯定会减弱,甚至会发生连锁反应,导致其领先地位的丧失。

华为之所以疯狂囤货,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而非发展问题。华为试图以时间换空间。为硬件备胎争取更大的机会。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对芯片制造的限制只会越来越严格,不能放松。另一方面,可能继续与华为签约的SMIC也很难在两年内实现技术突破,赶上TSMC等国内芯片制造厂,也很难在短短两年内形成可观的产能。美国通过商业禁令阻止了华为的硬件发展。

迄今为止,华为遭遇了一场真正的危机。生死考验正在逼近华为。如何处理它已经成为最关键的一步。当华为发布2019年报告时,其轮值主席徐志军表示,“我们将努力在2020年生存下来,并在明年发布年度报告。”

尽管有许多危机,我们也能看到一种现象。事实上,这不是华为的特点,而是在美国一步步打压华为的过程中,对于硬件的限制,华为显得力不从心,被动应战,而对于软件的打压,华为的应对显得非常有弹性。大多数世界级高科技企业的通病。美国抓住了华为的这一弱点,并对其穷追不舍。

表面上看起来华为是一家通讯设备供应商,实际上软件的成分在增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华为就是一家软件公司。

2019年6月,WIFI联盟、PCI-SIG、USB-IF、SD协会等国际标准组织宣布退出华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协会一个接一个地组织起来,几天后却无法恢复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在SD卡技术方面,华为早就推出了自己的标准NM存储卡,不仅尺寸更小,而且传输速度更快。在蓝牙技术方面,华为拥有自己的超级蓝牙X-BT智能发射功率算法。它使用自己开发的hi1103芯片,在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方面远远高于现有标准。事实表明,华为是标准组织不可或缺的。

在软件方面,华为打破了美国所有后续限制。安卓不允许,华为有鸿蒙,GMS不允许,华为有HMS。此外,华为自己设计的芯片性能已经领先。

事实上,不止如此。华为也因其管理而闻名。20多年前,华为花了20亿元改造公司的管理结构,并引入了集成产品开发管理系统IPD,帮助华为成为世界级的技术公司。

可以说,华为的软实力超过了硬件,而美国打不垮的正是华为的软实力,包括软件、专利、管理和企业文化。

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华为可以考虑断臂求生,出售硬件部分给国内企业;拓展业务领域,继续壮大软件业务;对其他企业开展咨询业务,输出管理经验;利用专利授权合理盈利。

时间被用来交换生存空间,力量被保留下来以便再次战斗。

在今后的5年时间,华为还可以参与国内芯片制造技术的研制,等待全面突破。

国内芯片制造技术的突破是华为全面回归中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