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穿戴设备会放缓吗?IDC称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0%

刀马

由于全球流行,整体消费能力下降,包括可穿戴设备市场。一些外国媒体预测,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可穿戴设备将大幅放缓。因为在流行病的影响下,人们可能不再需要可穿戴设备。尤其是当你每天呆在家里的时候,你还需要戴一块智能手表来提醒自己有没有丢失信息吗?

然而,有趣的是,著名的研究机构IDC最近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服装市场的销售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服装出货量达到7260万件,同比增长29.7%。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说,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市场,尤其是在2月份,当时市场基本上完全关闭,并在3月底开始好转,而对全球市场的真正影响可能来自第二季度。因此,这一数据的直接参考还有待观察,尤其是在第二季度的数据发布之后,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断。

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苹果的出货量在智能服装市场排名第一,出货量为2120万部,同比增长59.9%,市场份额为29.3%;小米排名第二,出货量为1010万台,同比增长56.4%,市场份额为14.0%。三星发货量为860万台,同比增长71.7%,市场份额为11.9%。华为出货量为810万台,同比增长62.2%,市场份额为11.1%。前四大公司的总市场份额为66.3%,而去年同期为53.2%。

换句话说,在可穿戴设备市场,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因此后来者的市场机会越来越少,龙头企业无疑呈现出强劲的趋势。这基本符合目前消费电子产品的整体发展思路。“一站式”解决方案已成为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发布手机产品之外,通用可穿戴设备基本上已经成为同步发布的“标准”产品配置。

此外,由于一系列产品与手机更匹配,它们更容易受到用户的青睐。当用户选择手机时,很容易同步配置手镯或智能手表。当然,手机制造商也会用包装和促销的销售策略来推广他们的新产品。这就是苹果、小米、三星和华为的运营方式。其他手机制造商实际上也在做这种布局,但他们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参与还不够。

今年可穿戴设备是否会出现“萧条”并不总是如此。尽管这一流行病今年的影响并非微不足道,但也难以避免和忽视。然而,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许多市场开始复苏,人们积累的消费欲望将进一步释放。然而,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如果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功能,也不是不可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和追求。例如,引入体感测温、红外功能、体温报警、社交间隔提醒等。还能让用户考虑是否购买可穿戴设备?

此外,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将变得更加严肃,并重视流行病的影响。可穿戴设备中的人体健康元素也将增加,这将成为未来新的性能需求趋势。对于可穿戴设备制造商来说,下一步是如何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据报道,一些制造商正在提供或预计将很快提供先进的监测功能,如心电图跟踪、睡眠呼吸暂停检测、心律失常检测和血氧跟踪。

市场研究机构ABI研究公司认为,今年可穿戴设备的增长率预计将从去年的28%降至5%。ABI研究公司表示,预计2020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54亿台,低于此前预测的2.81亿台。值得注意的是,IDC数据显示,在智能手表市场,2020年第一季度智能手表的出货量为1690万台,同比下降7.1%。其中,苹果以450万台出货量排名第一,同比下降2.2%。华为以260万台出货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118.5%。三星出货量为180万台,同比下降7.2%。华密发运了100万台技术,同比增长80.2%。从两家中国制造商的增长来看,第一季度流行的影响和国内用户对苹果的有限贡献是否导致了苹果智能手表的衰落?华为和华米的增长无疑来自国内市场。这也是第一季度中国疫情受影响最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