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变形镜头?等于有电影感吗?

如果你喜欢拍视频,你一定听说过变形镜头,甚至考虑过买变形镜头。什么是变形镜头,用它拍摄的视频真的有胶片感吗?

Rd2a3b8420b3ea3fc21f003607118f3d6.jpg

说到anavison,Panavision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上anavison的原型是法国人亨利奇雷蒂恩发明的Hypergonar。为了推广CINEMASCOPE,20世纪福克斯向亨利奇雷蒂恩购买了与Hypergonar技术相关的专利。

QQ图片20210621150129.png

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

20世纪50年代,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影院,降低成本,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了CINEMASCOPE系统。CINEMASCOPE与之前推出的cinema系统相比,结构更简单,只需要一台投影仪就可以实现宽屏显示(cinema需要三台)。但当时的电影行业主要是用35mm胶片(135帧)拍摄长宽比为1.37: 1的影片,不适合CINEMASCOPE,于是产生了Panavision变形镜头。

Rcfe6fae5930a209312bc4770da733d78.jpg

相信每个用过胶片相机的人都知道,每次都要拍一张胶片,把胶片从水平方向拉到相机后面。胶片相机中也有过片装置,但不同的是过片装置旋转90,胶片从垂直方向进入镜头背面,也就是说胶片画面每帧最大宽度只有24mm左右,不可能像XPAN相机那样将多张胶片“拼接”成宽屏。

Xpan-10-1.jpg

XPAN的芯片通过装置

R902e3cba30dcb29f351f957dedec1bb1.jpg

阿里35-芯片通过装置

有人可能会说,把1.37: 1的画面上下裁剪,就能达到2.35: 1 (cinemascope)的效果。这就涉及到当年的电影质量问题。将1.37: 1的画面切割成2.35: 1后,单帧的胶片面积会从4孔减少到2孔左右,减少一半。同时画面会投影到更大的屏幕上显示,画质必然会急剧下降,这是无法接受的。要在不改变胶片尺寸和画质的情况下实现CINEMASCOPE,需要使用变形镜头,利用镜头将画面水平压缩成1.37: 1长宽比的胶片,然后在剪辑或回放时利用变形镜头恢复到正常比例,这样就可以在几乎不损失胶片面积的情况下实现CINEMASCOPE。早期变形镜片一般为2X,1.37: 1胶片恢复正常比例后长宽比为2.74: 1。要实现2.35: 1或2.4: 1 CINEMASCOPE,需要左右切。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1.3X、1.8X的变形镜头和变形镜头放大镜,但后者的变形效果并不理想。

film.jpg

35mm切割在宽屏下只能实现2孔,远小于1.37: 1下的4孔

与球面透镜(普通透镜)相比,变形透镜的光学结构更复杂,成像圆范围更大,光学缺陷更明显。——镜头速度变慢,暗角变重,畸变更厉害,眩光急剧增加,光源会产生蓝色的横拉眩光,呼吸效应更重,焦外会头晕,圆形光斑会变成椭圆形,出现腮腺炎效应。

Re151cdc6aa1798c6a7152c61da7efc78.jpg

在用变形镜头拍摄的电影《被解放的姜戈》中,背景中的墙有明显的圆柱变形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沉淀,许多光学缺陷已经成为电影感觉的象征,如蓝色横向绘画眩光和椭圆形焦外,甚至在ARRI蔡司大师变形镜头问世后。大师歪像保留了歪像镜头的椭圆焦外和宽屏,克服了呼吸效应、失真和眩光的缺陷,分辨率高、对比度高,无法扭转几十年来电影人的病态偏好。

Ra6283f0733c75bbd5ed51c62067d0807.jpg

电影感是一种神秘的感觉,需要镜头、灯光、构图、镜头运动、色彩搭配的协调实现。变形的镜头可以带来椭圆焦外、蓝色横画眩光等几乎标志性的电影效果,但这只是非本质条件之一,无法确定视频是否具有电影感。

QQ图片20210621171456.jpg

电影《被解放的姜戈》,带Panavision胶片相机和变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