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操作系统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可以随着中国的太空飞行上天?

今天刷微博的时候,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搜,“中国航天使用麒麟操作系统”。看到麒麟这个词,有人以为这个操作系统是华为开发的。其实这个操作系统和华为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它的来历是什么呢?为什么能和中国一起上太空?

图片1.png

麒麟OS,又名银河麒麟,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开发的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是863计划的重大科研项目,是国家给予国防科技大学最高希望的软件项目。成立的目的是打破国外操作系统的垄断,在国内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简单来说,麒麟操作系统就是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

图片2.png

如果说芯片是设备的“大脑”,那么操作系统就是设备的“灵魂”。在过去和现在的国内市场,芯片和操作系统主要是从国外提供的,相当于把自己的“大脑”和“灵魂”给了别人,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麒麟操作系统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

据了解,之所以被命名为“麒麟”,其实是因为“自嘲”。早期的麒麟操作系统将四种不同的技术架构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借鉴了四种的代码,底层基于mach微内核;服务层采用FreeBSD系统作为参考;应用层用Linux作为参考。界面仿照windows,是“四不像OS”,类似中国野兽“麒麟”,所以取名麒麟。

93a26999gy1grpudtpji3j20m80xcwgs.jpg

2006年麒麟系统诞生之初,我国曾尝试用麒麟操作系统替代进口系统,但因缺乏兼容性而无法使用。2006-2009年间,Linux发展如火如荼,最终麒麟系统转向Linux内核。这时候主流软件稍加改编就可以在银行的麒麟系统上运行。这时,国内体制的更替浪潮开始在党、政、军等关键机关展开。

2016年,航天科技购买了近万套银河麒麟系统,然后逐步应用于天州飞船发射、北斗、军用飞机等领域,于是就有了今天“中国航天用麒麟操作系统”的景象。另外,麒麟系统在一些政务系统、军队管理系统、大型国企系统中也能看到。

36a8975a41394f3cb1fb3f7b4ed6216a.png

除了军事领域,民用领域的麒麟系统也开始介入。去年8月13日,中国电子发布了满足5G时代需求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开辟了手机、平板电脑、PC等终端设备,实现了多终端融合。其功能类似于华为的HarmonyOS,支持腾飞、龙芯、神威、赵信、广海、鲲鹏等国内平台。

此外,麒麟操作系统V10还增加了最初由麒麟操作系统创造的kydroid技术,可以支持2000多个Android应用,使得麒麟操作系统更方便用消费终端设备替代。同时,1000多家国内外主流生态企业在麒麟操作系统V10上完成了1万多项软硬件产品的适配。

图片4.png

另外,麒麟操作系统V10采用了类似Windows7风格的操作界面,上手更轻松快捷,没有学习负担。同时优化了国内平台的功耗管理、内核锁和页面复制、网络、VFS、NVME等方面,系统加载速度快,稳定性和性能大大提高。软件方面,集成了麒麟自主开发的应用、搜狗输入法、金山WPS等应用。

麒麟操作系统V10的发布,是麒麟系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将原本以服务党政为主的系统拓展到消费市场,正式开始面向个人消费者。但是目前在民用领域使用的麒麟操作系统还是比较少的。相比麒麟操作系统V10,鸿蒙OS更注重消费者的操作体验。

图片5.png

目前市面上的国产操作系统很多,除了麒麟操作系统和鸿蒙操作系统之外,还有UOS、AliOS、HopeEdgeOS(面向物联网的操作系统)等等。虽然这些系统还有改进的空间,但是极大的丰富了国产操作系统市场,也为国产操作系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5G万物互联时代,凭借5G的优势,国产操作系统很有可能在弯道超车,我们期待着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