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家里”引发数据海啸 为什么欧洲互联网巨头限于流动而非扩张?

在欧洲发生严重疫情后,令人欣慰的是,群众终于开始感到“蹲在家里”,但运营商又开始担心了。

随着网上冲浪需求的增加,欧洲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一个严重的拥塞问题。

尽管西班牙电信、奥兰治、沃达丰、马斯莫维尔和尤斯卡尔特尔都表示他们正在加强网络,但他们仍然无法应对交通“洪流”,这导致政府采取紧急行动。欧盟委员会出面要求网络游戏公司和视频网站采取措施限制娱乐带宽占用。

谷歌YouTube宣布,从下个月开始,默认情况下将使用标准清晰度480便士播放视频。网飞还降低了脸书和Instagram上的视频比特率或图片质量。迪士尼的流媒体服务迪士尼已经在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内的七个欧洲国家正式推出。预计还会调整定义,将总带宽使用率降低约25%。

远程办公需求的激增也增加了微软服务器的压力,更多的商业组件被紧急限制。包括减少文件检查和同步的频率、内容附件的默认下载设置、视频回放的清晰度、图像的在线预览等。

同样,面对“数据海啸”,欧洲各地的互联网服务都在拼命“削减成本”,而中国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则在拼命“开辟新的资源”。数以千万计的儿童有一个在线集体课,8000万的云监督员火山、雷神山、流媒体平台视频免费供网民观看,手机游戏正迎来新的高峰.

了解网络的朋友可能会说这都是由于“带宽扩张”。然后问题出现了。扩张真的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吗?

在数据大潮背后,中国和欧洲的两种态度

如果你问欧洲运营商,他们肯定会认为你想得太多。

必须承认,欧洲的峰值流量确实大幅飙升。自意大利爆发新的冠状病毒以来,脸书称其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增加了70%。Facebook Live和Instagram也看到了更多的流量。

YouTube的流量激增,因此谷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情况下,我们将继续与全球政府和网络运营商密切合作,尽最大努力将网络压力降至最低。”

你知道,视频(包括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社交网络应用占据了移动流量的前两位。

然而,说网络的直接瘫痪不能再被冲昏头脑,确实让网民有点困惑。

由于它也是家庭生活、办公室工作和学习的场所,不到一个月的下载量就达到了11亿。腾讯的课程只需10秒钟就可以开始,更不用说远程会议可以一天24小时自动美化和直播.为什么中国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不呼吁所有人“少看高清”和“少上网”?

答案是中国的网络扩张太快了。

无论是基础设施团队还是互联网团队,这一行动都令人震惊。例如,为了让中小学生“停课,继续学习和教学”,许多省市在疫情期间开始建设不间断的基站。

贵州电信运营商共建成9个4G/5G网络教学基站、147,201个宽带设施和44条学校专线。辽宁三大运营商也紧急将互联网带宽扩大了710亿,建设了1300多个5G基站、600多个4G信号增强点和310个云平台服务器.

然而,抵制1亿级流量的英美烟草代表也是极其低效的。2小时内部署了10,000多台新的云服务器,创下了阿里云快速扩张的新纪录。1月26日,腾讯开始了“48小时决战”。程序员在新年的第二天开始构建课堂应用程序。腾讯的会议将其云托管能力增加了近15,000台/天.有无数这样的新闻。

加上巨大的数据中心。根据数据中心白皮书中的统计数据,中国数据中心的机柜数量有所增加,2018年达到210万个,同比增长约26%,明显高于2015年的108万个机柜数量。

一些新建的数据中心,如阿里的河源数据中心,在疫情期间开始正式提供服务,有30多万台服务器可用。在这样的集体动员下,网络洪峰自然可以拥有足够大的容量池。

看到这一点,我认为许多学生想给欧洲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打电话“抄作业”。等等!扩张不是你想扩张什么,而是你想扩张什么。

不仅仅是技术:扩张很难说

当然,这并不是说欧洲没有扩张的能力。应对如此大规模的交通,考验的当然是一个地区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它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的影响。

首先,服务器网络是关键。

我们知道不同地区在网络建设中往往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

有些是分层网络,以几个节点为核心层。核心层在网格中直接相互连接,在不同的核心节点处向下延伸。该网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如某某某街道网络故障,维护就可以了。核心带宽也可以重用,这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当然,这也需要高性能的核心骨干网络设备。一旦核心节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将直接受损。

然而,有些地方采用平面网络结构。对于一些传输资源丰富、通信量大的地区,扁平直连网络鲁棒性好、时延小、承载能力强,但结构相对复杂,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大型国际互联网运营商倾向于采用扁平网络来降低互联网成本和提高效率。

显然,随着网络规模、网络结构、光设备、硬件性能等的快速增长。将影响交通扩张的难度和成本。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原因,优化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也是中欧在扩张时间上步伐不同的主要原因。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决定了扩张的强度。

带宽不够,基础设施可用。在缺乏高性能网络覆盖的偏远地区,这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例如,在社交媒体报道山地儿童爬山寻找网络后,中国之塔迅速建立了一个网络。

可以说,对在线流量和应用的全面覆盖本身就是对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泄漏检测和补偿。

相比之下,欧洲的数字化进程更早。早在2010年5月,欧盟就制定了“欧洲数字议程”,并计划到2020年让欧盟家庭享受不低于30兆位/秒的宽带。

到2016年,该标准将升级到至少100兆位/秒,预留空间升级到1千兆位/秒。所有学校、大学、研究机构、交通中心、医院、政府机构、科技企业等。必须达到1Gbps水平。

此外,还有一个“无线保真”项目,到2020年,将允许每个欧盟城市和村庄享受免费无线保真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额外的基本硬件投资显然反应过度。

此外,国际数据中心行业已经奠定了潜力。

那么带宽的快速扩展能达到什么程度呢?除了现有的网络基础,数据中心支持也至关重要。

简而言之,电信服务提供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和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专业机房环境,提供服务器托管、租赁等服务。显然,数据中心越多越强,对互联网服务扩展的支持就越强。

得益于云计算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国数据中心的机柜规模和容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民生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1%)。

其中许多由大型互联网/云计算供应商(如英美烟草和第三方IDC服务提供商)合作或共同构建,并利用云供应商在虚拟化、计算资源管理、云监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以产生软件和硬件的协同效应。

例如,阿里巴巴先后在张北、深圳、上海和青岛定制了数据中心。腾讯在上海、深圳、重庆和天津部署东南和西北数据中心。因此,在流行期间,无论是医院系统上的云、云视频会议协作,还是游戏和视频等富媒体娱乐,都可以得到快速支持。

可以说,在IDC行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技术、自主可控、智能优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是快速扩张的保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差异也是影响网络扩张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环境保护一直是欧洲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也吸引了很多关注。根据高德纳的数据,70%的受访者(企业首席信息官)认为电力和冷却是他们的数据中心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欧洲,纯能源的成本在三年内甚至翻了一番,购买设备的成本也翻了一番。

因此,欧洲更倾向于提倡节约使用网络,而不是扩大数据中心。

例如,在欧洲流行期间,法国运营商计划实施“数字纪律”,以确保网络容量不会被无目的地过度使用。西班牙网络运营商也向用户发出请求,要求他们负责任地使用电信网络。

山和河是异乡,风和月亮共享同一个网。总的来说,不同的地域特征也造就了一个对互联网海啸持不同态度的社会,但解决问题的努力是同一追求。

流行病过后,我们如何面对新世界的带宽挑战?

疫情引发的交通海啸最终会过去,但需要考虑的是,随着富媒体服务向高清和虚拟互动发展,带宽压力将继续折磨现有网络。

同时,由5G和汽车网络驱动的边缘计算将带来大规模的数据增长和网络需求。

我们认为,网络管理的未来发展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方面,5G服务将刺激边缘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

众所周知,5G支持高密度的终端,这自然会带来惊人的数据量。例如,无人驾驶、5G智能手机、智能医疗、云游戏、8k视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都需要极低延迟的网络来确保用户体验。

然而,部署边缘数据中心可以将核心节点的信息技术资源迁移到基站端,从而使网络资源更接近用户,从而有效减少延迟。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立体显示技术、观众头部、眼睛和手的跟踪技术、触觉/力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现有的网络体系结构难以满足虚拟现实的快速响应要求。边缘数据中心和5G网络的技术架构能够真正提升终端的计算能力,带来体验上的突破。

类似地,将计算资源沉入边缘数据中心,例如通信基站和小型基站,可以使附近的汽车网络有效地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计算,从而更准确地完成诸如安全回避、目标识别、交通流分析等操作。并使自动驾驶能够真正着陆。

那时,人们可以观看网飞或YouTube视频,而无需刻意降低清晰度。通过边缘网络,P2P下载流量可以在本地引导,从而减少带宽浪费,减轻网络压力。

同时,加快绿色数据中心的迭代。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和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数据中心用电1608.89亿千瓦时,超过2018年上海社会用电总量(1567亿千瓦时),占社会用电总量的2.35%

结果,许多一线城市开始限制数据中心的规模。完全禁止在北京市中心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上海要求,到2020年,该市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新机架数量应控制在6万个,总规模为16万个。

这也将直接推动上游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迭代,并在节能和算法层面推出新的PK,从而引发新一轮产业模式地震。

例如,DeepMind团队使用大量关于数据中心运行参数的数据来训练其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温度、功率分布等。目标是降低PUE(能效,数据中心设施的功耗与计算能耗的比率)。

位于张北的北京冬季奥运云数据中心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一年只有15天左右使用传统的制冷模式,数据中心能耗降低了59%,PUE低至1.13,成为目前世界上最节能的数据中心之一。

一般来说,“蹲在家里”上网可能只是流行期间的一件小事,它也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社会和国家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高清视频可以忽略,但对未来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