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ren.com复活了 每个复活的人除了感觉还能有什么?
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09年左右,那时QQ还是电脑上的移动企鹅。大多数人还没有看到3G时代的曙光。智能手机只是钱可以拥有的东西。在整个社交网络行业中,最热门的东西既不是QQ,也不是飞信,而是让人觉得受欢迎的东西。在那些日子里,每个人都被称赞为中国的脸谱网,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在2019年的最后一次,每个人都再次上网,回到了社交生活。除了感情,每个人还能向市场销售什么?
首先,每个人都回归社会生活
2019年12月30日,在中国被称为“脸谱”的Renren.com发布了人人网应用1.1.0的公测版,向所有用户开放。从基本界面来看,人人应用采用了人人经典的蓝白配色,功能设计延续了用户熟悉的简洁设计风格。除了恢复蓝白配色,人人网的一些经典功能以前也恢复过,如用户实名制、校园主页、聊天(原内部邮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人网应用还继承了人人网自2005年以来积累的2.4亿真实用户信息、用户之间的真实社会关系以及大量历史数据,包括70多亿张图片和100多亿用户状态等。被保存了下来。用户可以通过登录原始账户进行“考古”。可以说,95后和00后的人人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存在,但在过去,人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活动的平台。
人人网,原名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2006年被陈一舟收购。截至2007年底,校内网拥有2200所大学,1800多万大学生和980万活跃用户。2009年,内部网更名为人人网。这意味着内部网络正走向更广阔的用户市场。截至2010年底,人人网注册用户超过1.7亿,活跃用户超过1亿。到2012年,人人网甚至占据了大学生市场的75%。可以说,在校园市场上,还没有任何产品达到人人的水平。
然而,自2011年上市以来,Renren.com似乎一直不在状态。我们之前已经做了特别的分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场不温不火的游戏、团购、鸡毛遍地、视频游戏和互联网金融,而这些更难涉足。即使是最后一次“全在”现场直播也让人觉得有点疯狂。
也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终于有一个可以称得上中国社交之王的人不仅没有成为像脸谱网这样的巨人,最后从神坛上摔下来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现在每个人都再次使用移动应用。每个人都想问除了感觉还有什么。
第二,每个人还能卖什么?
事实上,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些年来每个人都做错了什么。在王煜全的新书《中国优势》中,讨论了这样一个理论,即著名科技营销大师杰弗里摩尔提出的“弥合差距”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消费者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分为创新者、早期用户、早期主流用户、晚期主流用户和落后者。
如果我们用这个理论分析每个人,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的起点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自2005年以来,Renren.com吸引了大量用户,可以说是中国年轻人的绝大多数。在Renren.com,中国年轻人非常热衷于这种年轻人的社会交往模式。可以说,一旦每个人都上网,整个市场的创新者和早期用户都被一个网络所吸引。这种做法可以说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问题是大学生实际上只是一小部分人。如果每个人都只想成为大学生的社会产品,那么毫无疑问,它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然而,问题是任何大学生产品群体都不是真正买单的群体。毕竟,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大学生一方面会迅速流动,早晚各一天离开大学,逐渐进入社会。另一方面,虽然大学生时期的社会活动影响很大。然而,没有长期的可持续性,这直接导致了早期市场与主流市场在弥合差距理论上的巨大差距。真正的主流用户是差距右边的人,而不是差距左边的大学生群体。因此,每个人在取得成功后都不知所措,完全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这是因为对于那些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社交只是感觉。他们不像工作场所的每个人一样需要产品。他们需要像微信这样的沟通工具,以及像锁定业务经理这样的管理工具。每个人似乎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就像在马车时代,每个人都不需要更快的马车,而是需要一辆车。在汽车时代,每个人都需要的不是更冷的燃料汽车,而是像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每个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升级跨越了鸿沟。
那么,每个回归社会生活的人到底拥有什么呢?事实上,对每个人来说,之前的搜索都没有找到跨越鸿沟的方向,甚至连他费了很大劲积累起来的2.4亿大学生用户都支离破碎。对于目前的用户来说,这些已经离开大学多年的人仍然对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大学时光的绿色记忆。这些是人类最珍贵的东西,叫做记忆。因此,我相信每个人都回来了。它的考古价值肯定会让他重新找回一群失去记忆的前大学生,但他们已经是成熟的用户了。它们早已从缺口的左侧飞到了缺口的右侧。虽然Renren.com可以让他们找到记忆,但光有记忆是不够的。他们不仅能去考古,还能找到自己的记忆,并需要真正找到跨越鸿沟的力量吗?在这个网络社交日益猖獗的时代,人们的社交活动怎么能得到更多每个人都必须使用的理由呢?
每个人这东西都充满了回忆,除了回忆除了感情,还有什么能让他真正值得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