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年报:如何突破后疫情时代的底线

4月17日晚,智能零售服务提供商苏宁易今天发布了2019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苏宁安逸2019年总营业收入为2692.29亿元,同比增长9.91%,净利润为98.43亿元。报告期内,苏宁特易购实现销售额3787.4亿元,同比增长12.47%。

总的来说,苏宁的收入增长已经稳定,而净利润有所下降。根据年度报告,苏宁2019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6.15%。

然而,不难理解,苏宁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在增加零售投资,线下投资和并购也在加速,利润下降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新的皇冠流行病仍在蔓延,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苏宁98亿利润的真相

苏宁2019年的营收同比仅增长9.91%,营收增速大幅下滑。根据此前的相关财务报告,苏宁安逸2018年收入为2449.57亿元,同比增长30.35%。与此同时,苏宁乐购的销售额为3367.57亿元,同比增长38.39%。

总体而言,2019年收入增长率和商品销售规模增长率都将下降。当然,这个结果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首先,2019年消费市场普遍疲软,消费者对3C主要消费品的消费能力减弱。2019年,消费总体增速有所回落,超配额单位的家电和视听设备增速同比下降3.3%,通信设备增速仅增长1.4%,增速继续放缓。

通过苏宁特易购,3C电器一直是苏宁特易购最大的消费品类别,也是苏宁特易购的主要收入来源。苏宁自然受到3C电器消费品市场整体疲软的影响。

其次,行业内的激烈竞争给苏宁带来了收入压力。与阿里、京东、品多等主要网上购物平台相比,苏宁乐购的优势来自线下。阿里、京东、品多等平台充分利用双十一购物节及其积极的网上购物优势,不断抢占苏宁网上处于劣势的家电市场份额。这给其收入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苏宁近年来的利润吸引的关注多于收入压力。根据2019年年报,苏宁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8.4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7.1亿元,从2018年底扩大至21亿元。98亿元的净利润来自哪里?

根据财务报告,98亿英镑的净利润主要来自股票销售。2019年6月底,苏宁易的“大亏损者”苏宁掌柜被剥离股权。此后,苏宁掌柜的权益主要按权益法核算,减少了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其次,苏宁黄金服务公司增加了其在C轮的资本和股份,使苏宁一沟产生了一定的效益。此外,苏宁还出售了阿里的部分股份,并获得了相应的收益。

显然,98亿英镑的净利润更多是由于对资本市场的看法。然而,考虑到苏宁在过去一年对智能零售的持续投资,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苏宁大举投资智能零售的结果是什么?

押注智能零售获得初步结果

苏宁在2018年开始智能零售,2019年其全国行动将更加激烈。

首先,苏宁对线下零售和房地产收购的投资以及类别扩张持续加速。2019年,苏宁从万达百货到家乐福中国的投资和合并活动将继续进行。与此同时,苏宁将把零售领域从3C家用电器等传统类别扩大到普通商品和超市等业态。

其次,推动苏宁店和苏宁零售云下沉,使中小型零售商。目前,苏宁在全国拥有2万多家门店,4500多家苏宁零售云加盟店,规模初具规模。

最后,商店被数字化,在线和离线开放。苏宁的所有零售店都可以在网上下单,并在网下邮寄回家。苏宁的商店和苏宁的每日快递已经成为线上和线下客户整合的关键。苏宁的商店作为苏宁的前沿仓库,充当货物的商店,而苏宁快递负责送货上门。苏宁通过突破线上和线下的障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场景闭环。

这些布局体现了苏宁努力构建一个所有类别、所有场景和所有客户群体的综合智能零售的逻辑。也就是说,通过数字化突破场景、客户群和类别的限制,在人和商品市场的重构中实现智能零售的新体验。目前,其领先的智能零售成果已经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商店的规模不断扩大,商店数字化程度显著提高。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3630家各种类型的自有商店和4586家苏宁乐购零售云商店。

基于公司完善的线下渠道网络,使营业员苏宁图克、苏宁图克、苏小团、店内小程序和店内直播等互联网社交网络工具,提升营业员的操作能力。自2019年以来,苏宁在该店招揽顾客的订单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超过3倍。

其次,苏宁的全面注册会员持续增加。截至12月31日,该公司注册会员人数为5.55亿,2019年12月,苏宁乐购移动端订单的总体比例为94.27%。公司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20.52%,整体用户再购买频率也有所提高。全场景集成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三,苏宁的快速消费品增长迅速,供应链水平逐步提高。财务结果显示,苏宁安逸的快速消费品同比增长115.4%,增长迅速。同时,苏宁物流在零售行业拥有领先的自建物流设施网络。截至2019年12月,苏宁物流拥有1210万平方米的仓储及相关配套区域,25881个快递网点,供应链响应速度显著提高,半天配送和次日配送覆盖面全面,用户体验持续改善,网上订单持续增长。

显然,苏宁智能物流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智能零售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对苏宁来说,如何应对当前的疫情是当务之急。

后流行病时代的挑战

4月8日,武汉解封,国内防疫进入“后疫情时代”,疫情缓慢。全国基本恢复了生产和工作。然而,苏宁等零售企业面临的挑战依然未变。疫情对苏宁的影响总结如下:

首先,第一季度疫情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4月15日,苏宁在第一季度盈利预测中指出,苏宁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亏损4亿至6亿英镑。苏宁表示,公司的周期性亏损主要是由线下商店租金和人员等固定费用造成的。

其次,由于裁员的影响,人员的消费能力不足。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破产了。这些破产的企业必然会增加失业人数,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预期。

最后,苏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线下,而在线消费是现在的主流。尽管苏宁也有在线频道,但很难抵消线下频道的衰落。

自3月份恢复生产以来,苏宁线的客流有所恢复,但总体上仍处于下降状态。疫情爆发后,人们逐渐习惯了网上购物和送货上门。

尽管苏宁依靠多年的互联网零售经验,但它通过现场直播、苏宁推客户和其他互联网工具积极促进店外销售。然而,在报告期内,苏宁的网上销售额同比仅增长12.78%,线下收入的大幅下降仍是九牛一毛。

与此同时,线下商店关闭,但相应的成本没有减少。租金、水电、物业等固定成本。toge

文/刘匡公开号码,身份证:刘坤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