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5纳米芯片救赵于魏:与华为对抗
外国媒体Axios称,谷歌正式宣布将与三星合作开发自己的研究芯片。谷歌自主开发的SoC已经被流式传输,预计将被安装在像素手机上。代号为“白教堂”的芯片搭载8核中央处理器,采用三星的5纳米工艺。经过一系列测试后,处理器将正式向公众公布。
长期以来,谷歌一直以其无与伦比的软件技术引领美国和世界。然而,最强的软件技术也需要硬件来支持,但这是谷歌的硬伤。尽管谷歌拥有先进的软件技术,但在面对一些著名的美国科技公司(如苹果)时,谷歌缺乏硬件往往会使其处于劣势。
正是这种不足让谷歌一直怀有“硬件梦”。自从接管安卓以来,谷歌在智能硬件领域已经频繁行动了这么多年,但是它的硬件开发并不像预期的那样。除了产品体验因素,最重要的是缺乏自己定制的芯片。
那么,我们自己开发的5纳米芯片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谷歌“软硬结合”的梦想将会实现?
自主研发的5纳米SOC芯片的价值
5纳米是目前最先进的工艺。在芯片领域,谷歌一直是低调的玩家,当它迈出一大步时,真的很令人惊讶。
5纳米8核处理器芯片有望安装在谷歌自己的像素系列手机上,这对谷歌来说意义重大。
作为全球最大移动操作系统的实际拥有者,谷歌对智能手机有着超乎寻常的痴迷。在手机业务几经波折后,谷歌并没有放弃,最终像素系列发布后出现了一点噪音。
然而,在三星、苹果和华为等世界重量级智能手机巨头面前,即便是谷歌的像素系列也仍面临巨大差距。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曾经说过:“谷歌智能手机的目标是进入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对谷歌来说,前五个目标似乎并不宏伟。毕竟,谷歌在世界上有超过10亿的用户,并且有许多著名的明星产品,如谷歌邮箱,谷歌搜索,谷歌浏览器和其他谷歌的整个家族。从华为的供应中断可以看出,它的实力和影响力已经爆发。
然而,智能手机的几次故障导致谷歌在智能手机市场落后。因此,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移动SOC市场,被四家公司瓜分:苹果(A系列)、三星(Orion系列)、华为(麒麟系列)和联发。如果谷歌想要占领山顶,它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然而,从谷歌的行动方式来看,它有一种成就感“不打楼兰,不还”
事实上,谷歌已经为开发芯片做好了充分准备。近年来,谷歌从Avida、苹果、伯通和英特尔等大型芯片工厂招募了大量芯片人才来打造自己的SoC,并先后收购了许多芯片公司。
这种5纳米技术此前已经在三星自己设计的Exynos芯片上得到验证。不同之处在于,谷歌用三星原始芯片中的图像处理器和神经处理单元取代了自己的视觉核心服务提供商和网络处理器。
与三星和谷歌自己的软件联合开发的芯片一旦问世,无疑会有一个超级的基因。事实上,谷歌的行动远不像强化自己的智能手机那么简单。在开发自己芯片的背后,谷歌对维护自己的安卓系统有着长远的考虑。
在自主开发的芯片背后,保持安卓的地位是核心。
谷歌自主开发的芯片一问世,外界就有了各种猜测。有人说,谷歌此举旨在完全切断华为的出口。其他人说,谷歌的举动只不过是对苹果硬件状况的一对一攻击。
从谷歌目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来看,两者似乎都是合理的。从更深层次来看,无论是与华为还是与苹果打交道,核心都是保持谷歌在安卓系统中的主导地位。
安卓系统是谷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杀死各方的法宝,帮助谷歌赢得地盘,赢得一切。作为谷歌旗下的一个开源系统,安卓系统由于其自由的特性占据了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的80%以上,剩下的部分则由苹果来瓜分。
然而,安卓并非没有问题。智能手机制造商和安卓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手机制造商和谷歌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彼此防范,相互依赖。一方面,智能手机制造商谷歌不能得罪任何人。另一方面,手机制造商一直在警惕谷歌移除安卓的致命影响。
另一方面,谷歌让其他手机制造商进入并使用安卓系统,同时让公司生产手机。这有助于高度依赖安卓系统的三星和其他安卓手机制造商采取预防措施。
以三星为例。三星多次推出自我研究系统,以防止谷歌切断其供状。例如,三星先后开发了八达(海洋)系统,失败后与英特尔联合开发并推出了蒂泽操作系统。然而,该系统存在诸多缺陷,软件生态环境也不丰富。三星只敢于在一些低端手机上使用该系统,而高端手机继续使用安卓系统。
然而,这仍显示出三星等外部制造商的疑虑。然而,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为了压制华为,美国政府一再向包括谷歌在内的美国科技公司施压,要求它们停止向华为坦白,这对谷歌来说非常刺激。
作为全球三大安卓手机制造商,华为每年出货超过1亿部手机,全部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统。华为在安卓制造商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2018年为例,华为的手机市场份额和手机出货量均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世界第一的三星,甚至超过了苹果的市场份额。然而,谷歌暂停华为的软件应用无疑将对谷歌的安卓市场份额产生深远影响。谷歌已经尽力避免这种情况,但徒劳无功,只能选择放弃。
目前,谷歌寻求改变以扩大像素产品的竞争力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出路。此外,片上系统芯片的发展本身有助于打破苹果等四大厂商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并有助于继续挤压苹果iOS的市场份额。
因此,自我研究芯片自然是一石三鸟的计划。这不仅可以帮助谷歌取代被迫放弃安卓系统的华为的市场份额空缺,还可以升级自己的产品,让苹果不寒而栗。为什么不呢?然而,现实可能并不像谷歌希望的那样。
谷歌手机难以解决的硬伤
经过多年的摸索,智能手机已经不是谷歌的掌上明珠,而是掌中之刺。
自2007年谷歌首次推出安卓以来,十多年已经过去了。错过了很多机会的谷歌,至今仍在坚持不懈地“打电话”,从互相支持,到与主要制造商一起旅行。
从摩托罗拉到Nexus 5花了很长时间,才花了11亿美元收购宏达电,建立像素系列旗舰机。仅2016年一个季度,像素系列手机的销量就超过300万部,年销量超过1000万部。然而,这一销量不仅无法与苹果竞争,也无法与华为、三星和小米等安卓制造商竞争。
事实上,像素系列也不是完美的。边缘感挤压操作,IP67防水,谷歌镜头和强大的摄像头都是像素2的宣传重点。凭借谷歌强大的计算能力,其相机功能在评估得分上一度超过苹果和三星。然而,它的主要防水和身份设计相当标准,黑色技术不够吸引人,所以用户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取代三星或苹果购买谷歌的手机。
由于种种原因,谷歌的手机业务一直无法进入国际主流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它也被其他安卓手机制造商(包括华为)暂停,这意味着谷歌在短期内仍不太可能取代华为失去的安卓市场份额。
在国际智能手机巨头占领的领土上切一块蛋糕并不容易,至少换一个芯片是如此。
写到底
5G。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汹涌澎湃。作为一个重要的移动终端入口,智能手机在短期内不会动摇。诞生多年的安卓系统能否在物联网时代继续赢得这一入场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卓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作为初级智能手机,谷歌自然不会放手。
因此,目前自主研发的芯片短期内无法改变世界手机市场格局,但抓住终端入口,让安卓在下一个时代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仍然意义重大。然而,对于谷歌来说,这仍然是一条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道路。
文/刘匡公开号码,身份证号:刘公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