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面:哼,我才不叫“兰州拉面”!

兰州,一座江湖气的城市。它存在于歌手的民谣里,存在于黄河上横亘的那座有“黄河第一桥”之称的百年铁桥上,更深刻的存在于全国人民对于“兰州拉面”的印象里。

只有兰州人自己知道,在兰州,根本没有所谓的“兰州拉面”,全国各地街道两旁的兰州拉面那都不是兰州人开的,多半是青海人开的,如果你在外地,走进一家“兰州拉面”馆,服务员给你递过来一张菜单让你点单,那你注定是吃不到正宗的“兰州拉面”了。在兰州,真正的拉面叫做“兰州牛肉面”,再亲切一点儿,我们都叫它“牛大”。每逢午餐时间,同事们总是会互相问一句:“走,去吃牛大!”

兰州牛肉面的品牌有很多,大部分都是清真的,比较出名的有“马子禄”、“安泊尔”、“云峰牛肉面”、“白建强”……据说马子禄已经开始开拓海外市场,把一碗牛肉面卖到了日本。正是因为名气之大,兰州的马子禄也日日爆满,座无虚席,很多外地游客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马子禄牛肉面”品尝一番。但其实,在兰州随便走进一家牛肉面馆,你都能吃到不错的牛肉面。

进了牛肉面馆,你会发现原来不只是坐等上菜那么简单。菜单一定不在桌子上,而在门口收银处的墙上,牛肉面只有一种,简单粗暴得就叫做“牛肉面”!不分大小碗,每碗7块钱,付了钱开好票你得把票拿到出面口,给到拉面师傅的手里,师傅会问你:“要撒滴”?意思是你要宽的面还是细的面?

在这里必须科普一下,兰州牛肉面的宽窄分类,从细到宽依次排列,有毛细、细的、三细、二细、韭叶、薄宽、宽的、大宽。毛细绵软、大宽劲道,二细最大众最饱腹,想吃什么就跟师傅说,每家牛肉面馆师傅的记忆力总是惊人的好,一下子就能记住五六个人的口味需求,准保不会出错,食客有时候等久了也难免分不清哪碗是自己的,看到一碗急撩撩刚准备端,师傅便说:“这不是你的,前面一个人还没端完哩!”

终于该吃面了,却发现没有位子坐?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兰州牛肉面馆门口总能见到蹲着端面吃的男人,在我记忆中小时候每次去吃总能看到,自此我就认定兰州是一座豪放派的城,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论如何在牛肉面馆占到座位还是一项考验眼力和反应力的技术活。眼疾手快,方能坐下安心吃面!

兰州牛肉面的特点是“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鲜亮)。”与闽南著名的沙茶面不同,沙茶面更注重汤头以及汤头中的料,一碗沙茶面里有蛤蜊、鲜虾、鱿鱼、鸭血、肥肠等等,对面条粗细软硬便不那么看中了。而兰州牛肉面的精华就是在于面条的口感,面条是否粗细均匀、是否弹性有嚼劲……这些才是评价牛肉面馆是否好吃的重要标准。

牛肉被切成牛肉粒洒在面里,吃得不过瘾可以单独买一份牛肉加到碗里,一碗牛肉面加肉加卤蛋,这叫”肉蛋双飞“。奈何还没有等肉蛋出场,一碗面我就完全吃饱了,嗝~面吃得差不多了,端起碗轻轻吹开上面的辣椒油,一口清汤下肚,暖胃又暖心,这时候就只想用兰州话说一句“满福滴很呐!”(真满足~)

兰州的清晨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牛肉面馆六点便开门营业,牛肉面成了早起外出的兰州人出门前必吃的食物,仿佛象征着一种仪式感;中午不知道该吃什么的时候,兰州人总会用一碗牛肉面喂饱自己的胃,不用考虑不用纠结,经济实惠好吃能吃饱,这便是对兰州牛肉面最好的评价;牛肉面馆也是夜归人的深夜食堂,当热闹的饭局散尽,觥筹交错之后,总想一个人去吃点什么,这时候的牛肉面,不仅安慰了自己的胃,也安慰了自己的灵魂。

兰州,总是在清晨里出走,兰州,夜晚温暖的醉酒,兰州,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兰州,梦的尽头是牛肉面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