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梦想争夺战磨损圈像素手表能修复磨损操作系统的故障吗

在中国的习俗中,名字经常与财富联系在一起,所以经常有神秘的玄学,比如改名和运输货物。然而,这种“形而上学”显然对谷歌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磨损操作系统没有影响。2014年首次亮相的安卓手机甚至改名为磨损操作系统,没能逃脱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厄运。

我们之前提到,今年上半年北美智能服装市场表现良好,苹果手表和三星产品引领了主要增长趋势。然而,磨损操作系统的增长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根据对位研究公司的研究报告,主要的磨损操作系统品牌化石在Q1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3.2%下降到今年的2.5%。

然而,最近高通公司将推出智能可穿戴芯片wear429的消息似乎重新点燃了许多人对wear操作系统的希望。

该芯片将在三年内保持不变,允许制造商放弃磨损操作系统。

维厄洛斯之所以与高通公司的芯片联系在一起,是因为高通公司是维厄洛斯目前困境的重要罪魁祸首。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戴操作系统在三星如此不受欢迎,三星在戴操作系统刚刚诞生时就推出了智能手表Gear live,现在又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作为一种紧凑型产品,智能手表或智能服装实际上对芯片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在过去的四年里,高通公司发布了三款智能服装芯片:小龙400、小龙2100和小龙3100。不得不说,这三款产品的诚意有限,它们都使用了2013年智能手机中常用的28纳米Cortex A7中央处理器。

除了缺乏硬件性能,很难看到谷歌在穿戴操作系统上提供太多的软件优势。与苹果相比,它已经牢固地建立了手机和智能手表之间的联系生态,并继续朝着医疗健康的方向发展。谷歌对磨损操作系统的更新似乎更加分散。例如,2017年,谷歌反复调整了用户界面、字体和消息通知显示等视觉问题。2017年底,安卓服装工程副总裁大卫辛格尔顿也辞职了,他在谷歌工作了10年。然而,安卓系统和卡顿固有的不稳定性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今年更新的Tiles通过使用时间、步数、天气等功能,仅略微改善了运行模式下的速度体验。通过左右滑动。

糟糕的硬件性能加上糟糕的软件导致运行卡顿的磨损操作系统消耗极高的功率。2014年推出的第一批产品甚至需要每天充电一次。频繁充电意味着智能穿戴产品不能频繁佩戴在身上,这使得持续记录用户的身体体征和运动数据变得困难。为了解决电池寿命问题,谷歌甚至引入了“低能耗”功能。打开后,智能手表除了检查时间什么也做不了。

有了如此糟糕的经历,难怪其他制造商已经放弃了维厄洛斯,开始自己养活自己。

芯片本身无法解决磨损操作系统的难题。

然而,从目前公开的枭龙Wear429配置来看,12纳米工艺和四个Cortex-A53内核已经实现了性能飞跃,并且测试中的1 GB内存和8 GB存储配置也是Wear操作系统设备普通配置的两倍。对LTE和蓝牙5.0的支持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

然而,问题是,即使我们假设芯片性能的提高可以改变磨损操作系统在耐用性和运行平稳性方面的缺点,磨损操作系统的未来仍然不乐观。

作为一个操作系统,磨损操作系统的核心目的是更有可能开放和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然而,由于磨损操作系统性能不佳和苹果公司的猛烈攻击,许多技术制造商要么对智能手表市场缺乏兴趣,要么放弃磨损操作系统。

例如,一度非常受期待的Moto 360,在V2发布会期间经常跳过门票。传说将于今年发布的Moto 360L也没有消息。至于在智能服装领域相对活跃的其他几家技术制造商,三星选择了自己的蒂泽系统,华为使用了自己的Lite操作系统,甚至华密也没有选择磨损操作系统。因此,如今一些时尚、运动或奢侈品牌,如化石、阿玛尼、LV、彪马等,经常使用穿戴操作系统。

科技制造商对操作系统的参与不足,直接导致了穿戴操作系统的发展生态不完善,缺乏合作伙伴来推动进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谷歌在今年年初以4000万美元从化石公司购买了一系列与智能手表相关的技术版权。化石是一个服装品牌,生产各种皮革制品,鞋和装饰手表。它必须依靠这些品牌来提供技术支持。想必谷歌在技术生态中确实缺乏可靠的对象。

尤其是当技术制造商倾向于放弃穿戴操作系统时,穿戴操作系统自然会关注时尚和运动手表。然而,这种针对非科技领域的开放生态实际上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与技术制造商在设计智能手表时为技术功能让路的模式相比,时尚制造商在设计手表时会有更多的考虑。丰富多样的表盘形状,不同的电池容量,是否添加麦克风,是否添加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谷歌本身在相对于Wear操作系统进行优化时都会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

可以看出,虽然芯片性能有所提高,但如何从软件开发层面与之合作来提升整体体验,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这种体验融入终端产品,都是谷歌目前非常棘手的问题。

谷歌梦想中的服装

最后,所有的指责都指向同一个问题:谷歌会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吗?

拥有自己的智能手表意味着一个统一的硬件环境的出现,这非常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发展,并且可以与谷歌的服务生态相联系。同时,随着智能服饰生态的发展,智能手表将很快不再是“一只手表”。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关注智能耳机和智能眼镜,它们已经呈现出一种趋势。随着设备种类越来越多,通过语音助理服务连接的设备联动有可能成为未来智能服装行业的主要运营模式。

此时,如果谷歌的Wear操作系统仍处于市场规模低、应用开发生态弱、与硬件合作伙伴讨价还价能力差的状态,显然不利于在智能服装市场上的竞争。引进自有硬件似乎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

实际上从市场层面来讲,用户对谷歌智能手表的热情也相当高。自2017年以来,市场上一直流传着谷歌将推出像素手表的传言。在这一年里,谷歌获得了化石的一些技术版权,荷兰技术博客LetsGoDigital披露了谷歌智能手表与相机的专利。许多人猜测像素手表离市场不远。

尽管像素手表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但仅仅推出一款产品就能帮助谷歌实现其在服装界竞争的梦想吗?

显然,谷歌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例如,避免硬件陷阱。

我不得不承认谷歌在硬件方面的表现不是很好。这一次它突然进入了一个奇怪的领域,它是如何表现的还有待观察。特别是,目前能看到的唯一准备就是收购一些技术版权和化石团队。然而,如果我们看看谷歌的常规收购规模,给予化石的4000万美元无疑是沧海一粟。很难看出谷歌投资智能手表的诚意。

另一个例子是智能服装生态中心的建立。

在整个智能可穿戴生态群体中,显而易见的是,主力购买的第一个产品应该得到奖励,然后根据生态吸引力一个接一个地添加产品。事实上,通常是移动电话适合担当这一角色,与用户联系最频繁,服务联系最紧密。但对于谷歌来说,安卓系统中的顶级品牌都已经构建了自己的智能可穿戴操作系统。谷歌的智能手表能打破这个僵局吗?

但幸运的是,从今年北美智能服装市场的增长率来看,该市场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除了苹果的稳定地位(事实上,苹果手机的缓慢增长也将影响未来苹果手表的基本表盘),其他几个玩家还没有走得太远。

对谷歌来说,如果它从现在开始努力,或许还有追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