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戳价值185亿美元“美国版饥渴”能顺利上市吗
9月15日,据外国媒体报道,“美国版饿吗?”香港邮政将于今年9月上市。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该公司就已经悄悄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上市申请。尽管上市计划被推迟,但这也意味着外卖巨头邮政将成为外卖市场的第二大平台,但它能在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登上榜首吗?
谈到外卖业务,中国市场应该被视为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超级平台美团诞生于这个市场,阿里的渴望得到了它的支持。平台外销售业务是核心,延伸到其他地方的生活服务,使这个行业向投资者展示了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发达的欧洲和美国市场,即将上市的邮政编码也在意料之中。
目前,美国外卖市场有几个具有高度存在感的平台。专门从事外卖业务的GrubHub已经加入了Yelp、Doordash和Postmates,他们生来就是快递员,在线汽车预订巨头优步也推出了外卖服务优步Eats。从市场竞争来看,邮政面临相当大的压力。随着邮政即将推出,它能成为行业的超级平台吗?
随着上市计划一拖再拖,香港邮政的上市有点“拖沓”。
邮政总局成立于2011年,也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巴斯坦莱曼来自德国。目前,它已经成功地将其外卖业务扩展到3500个城市,甚至赢得了70%美国家庭的心。其主要业务还集中在食品分销服务上。回顾其融资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它是一家受资本青睐的公司。
2013年5月,香港邮政完成了500万美元的融资;
2016年4月,将推出无限订阅服务。
2016年11月,将完成1.4亿美元的D轮融资。
2018年9月,价值3亿美元的e轮将完成。
2019年1月,将完成1亿美元融资,目前估值为18.5亿美元。
作为美国外卖市场的独角兽之一,邮局的后续行动也引起了很多关注,尤其是在上市计划方面。关于邮政编码上市的消息一直没有间断。早在今年2月,该公司就悄悄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上市申请。尽管有上市的意图,邮政总局在进展方面犹豫不决。从这一点来看,这表明邮局是否上市也存在分歧。毕竟,上市并不意味着未来会轻松。
此前,邮政总局首席财务官克里斯汀谢弗(Kristin Schaefer)在该公司今年2月申请上市前表示:“最终,你可能会看到一些行业整合。我认为我们一直喜欢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也考虑过我们是否可以创建一个超级公司,让它更有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可能不必走这条路。"
从上市的披露到上市的推迟以及寻找“买家”出售公司的披露,从这个角度也说明公司内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美国股票研究所的意见,在上市这个重要问题上,邮政编码仍然悬而未决。阻止这一决定是否会在未来给投资者带来高回报,这也是一种赌博。
关于香港邮政的收入情况,媒体此前报道称,2018年香港邮政的收入预计将达到4亿美元,食品销售总额预计为12亿美元。该公司尚未证实这些数字,也未披露2018年的任何其他收入数字。关于收入和盈利能力,很难知道它在这方面的当前数据,因为邮局没有正式向公众披露。
根据外国媒体的最新报道,香港邮政计划再次上市,这也表明此前寻找买家的努力并没有以理想的价格实现,但重新宣布上市并没有减少外界对此的担忧。一位消息人士早些时候说,邮政总局和华尔街之间的首次公开募股会议今年春天至少推迟了一次,这让一些投资者和分析师感到“不安”。
为了追求更大的外卖市场份额,邮政也有很大的资金需求,上市自然成为其主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对香港邮政而言,率先在美国上市有利于其随后拓展更多海外市场的机会。也许上市对邮政来说是一个新的旅程,但是这个旅程的挑战不应该被低估。
随着美国外卖行业的重组正在进行,邮局的收入困境仍然很难解决
诞生于中国市场的美国集团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一个代表性行业。以已经在香港上市的美国集团为例,其当前市值为4169.07亿港元。许多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也表达了对这家美国集团的购买评级。例如,交通国际银行此前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认为最好收购美国集团,以保持互联网行业的领先评级。
根据美国集团上季度的财务报告,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到23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5亿元。这也是该美国集团在第一季度实现EBITDA确认后首次实现整体利润。这家美国集团的利润证明,这个超级平台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巨大的想象力。这样一个超级平台在中国市场的出现确实给了美国市场的外卖平台以信心,但邮政编码的上市可能仍难以在短期内带来高股价增长。
1.美国外卖市场有几股强劲的力量,但邮局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根据研究公司Statista的统计,美国在线食品分销市场很可能从2018年的近17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40亿美元。从这个市场的增长率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外卖市场的发展潜力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也使得平台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目前,美国的外卖行业也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三种力量上。一个是专业外卖运营商GrubHub加入了Yelp,而出生时都是快递员的Doordash和Postmates也中途加入了外卖行业。此外,在线汽车预订巨头优步(Uber)也推出了外卖服务优步(Uber Eats)。根据爱迪生趋势公司的数据,格鲁布约占美国市场的34.4%(优步占27.9%,DoorDash占17.9%,邮政编码占11.8%)
根据商业模式,实际上,这些平台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各种公司也在增加与商家的合作。总的来说,DoorDash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它现在落户的餐馆数量比UberEats和Grubhub都多;格鲁布可以利用其与百胜餐饮集团(肯德基和塔科贝尔母公司)的合作关系,以及其在美国最广泛的覆盖面。优步食品赢得了与星巴克和麦当劳的竞争。
对邮局来说,这个平台的受欢迎程度不如已经上市的Grubhub。优步仍需要在分销过程中占据更多优势。对于外卖行业,配送效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邮政来说,在平台竞争力不够突出的前提下,增加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2.“美国联盟模式”不适合英美市场。邮局面临着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虽然中国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两个平台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但相同的商业模式在不同的市场仍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欧美外卖业务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根据之前的一组数据,中国外卖行业的渗透率为6.1%,在线率为74%。外卖在美国的渗透率为12.5%,在线率约为6%。美国外卖的渗透率是中国的两倍多,但在线率远低于中国。
尽管外卖食品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并不低,但用户下订单并不高的事实表明,该业务尚未达到高用户消费频率。美国股票研究所认为,主要原因是“美国联盟模式”在英美市场可能不被满足,而且平台对它来说太多了。与发达国家相比
对邮政而言,其平台提供了标准化的配送,这在大中城市可能具有规模经济,但很难渗透到其他中小城市。其次,该平台雇佣了大量的分销商,这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是正外部性的,但对分销平台来说可能不经济。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看出邮政企业面临着扩大规模的巨大资金压力。虽然上市可以缓解其对部分资本的需求,但获得更多投资者的关注非常重要。
3.邮局的收入过于依赖外卖订单,这不利于未来的稳定增长。
目前,邮局的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外卖订单上。为了增加这部分的收入增长,邮局需要在平台上实现更高的用户群增长和更高的下订单频率,这可以推动其订单量的增长。然而,这两项数据都面临巨大的增长压力。
从邮政的业务模式来看,它对外卖业务的依赖程度很高,这将成为其上市后的一大隐患。其自身收入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外卖业务,但这部分业务仍需与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竞争。与此同时,欧洲和美国的用户仍然有一些时间来测试他们是否想要增加他们的消费频率。盈利性收入过多地依赖于外卖业务,这不利于邮局在后续财务业绩中的表现。它仍处于亏损阶段。单一收入状况将使投资者质疑其盈利能力。
增加市场份额,扭转平台被动,扩大收入,证明平台的商业价值
从今年上半年美国本土独角兽公司股票上市后的IPO表现来看,优步、利丰和Slack公司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并不理想,远低于上市当天的IPO价格。Airbnb和WeWork等其他独角兽公司也推迟了上市计划。独角兽公司上市股票的平庸表现也给华尔街对下一轮IPO的评估带来了压力,这可能是推出邮政编码上市计划的部分原因。
尽管香港邮政的上市计划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最终的上市决定也显示了其对抗资本市场的决心。
对于邮政而言,如何尽快用实力证明平台的商业价值至关重要,这将决定其股价未来的表现趋势。
为了增加其他城市外卖业务的订单,邮政总局继续扩大配送范围。尽管这会给它带来成本压力,但这是外卖平台的一个常见问题。谁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是非常重要的。邮局的外卖业务现在覆盖了3500个城市,并且仍在增加对其他市场的攻击。邮政企业在早期阶段很难避免亏损,但增加市场份额有利于邮政企业在以后的谈判中拥有一定的优势。
为了降低单一收入结构的风险,邮局也在积极发展新业务,扩大新的收入增长点。目前,它已经推出了一种新的免费递送服务,称为邮政党和一个新的自动递送漫游车服务。对邮政而言,分销业务的新尝试也能带来其他市场需求。将来,当邮政在外卖市场占据更大份额时,它也可以在酒店、旅游、票务等方面尝试一些行动。毕竟,这些需求仍然与用户的需求密切相关。一旦闭环消费生态形成,它将为邮政企业带来更多的想象。
GrubHub之前曾率先上市,但股价表现不太好,远低于上市之初。这也给邮局带来了一些压力。为了保持上市后股价的上涨,邮政仍有必要利用平台优势说话,特别是证明平台在盈利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上市是邮政的阶段性胜利,但如果它要赢,就要看它能否在市场上引发一场大爆发。